维奥娜台风(英文名:Typhoon Viola,国际编号,6905号)又名“七 · 二八 特大台风”。[3]
维奥娜台风于1969年7月22日在西太平洋形成热带气旋,逐渐发展成台风,并迅速向西北方向推进,平均速度为17米/秒。7月28日维奥娜台风登陆潮阳至惠来沿海地区,登陆时台风中心风速50米/秒(15级),阵风52.1米/秒(16级)。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粤东的最强台风,也是灾害最惨烈的初台之一。汕头一带的海洋水位一度突破了历史记录,给惠来、潮阳和揭阳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4][5][6]1969年7月31日14时在云南消失。[1] 命名由来
“维奥娜”号台风(英文名:Typhoon Viola,国际编号:6905,中国大陆编号:6903)[7]2000年之前,我国一直采用的是热带气旋编号来命名。[8]为避免台风名称的混乱,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关国家和地区在中国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该命名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9] 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