岜[bā]沙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丙妹镇。[1]距离从江县成7.5公里,寨子地处偏远的山坳里,交通不便且信息闭塞。[4]是唯一一个获得国家批准带枪的部落,这里的苗族同胞刀不离腰,枪不离手,头留发髻,至今仍保持着千百年前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着装依旧保持着强烈的原始色彩。[5][6] 在1999年之前,岜沙苗寨还保持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粮食是自己种的,衣服是自己做的,唯一需要的大概就是挑着柴禾去县里换盐巴”。1999年,岜沙苗寨被开发为旅游景区。[7]2019年,岜沙景区总计售票约13.5万张,实现门票收入546万元,村级收入92万元。[8]
2020年,岜沙苗寨列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9]岜沙苗寨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
名称来源
岜沙是侗语中的一个地名,其中“岜”在汉语中译为芭芒草多,“沙”则表示杉树繁盛。由于当地建村时芭芒草和杉树都很常见,因此得名为“岜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