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子

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辟邪物品
石狮子由石材雕刻而成,是一种装饰物,是中国古代工匠艺术化处理的作品[3]
石狮子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狮子经过工匠的想象,加工融入中国本土神兽形象元素,雕刻成石狮子。起初石狮子广泛用于守护陵墓;隋唐时期石狮子艺术进入成熟时期,开始用于镇守宫殿、大门,这一时期石狮子体态威猛雄迈、雄伟威严;两宋、五代时期石狮子在中国世俗化被更多百姓喜欢与接受,注重装饰,雕刻更加细腻;元明清时期,石狮子艺术全面世俗化、民间化、大众日常化,与建筑门楼装饰紧密结合,得到了广泛普及[4]
石狮子被视为一种神兽,具有威武雄壮、凶猛勇敢、忠诚警惕的特质,能够震慑恶灵,护佑主人。艺术特色上重视配对,常被放置在宫殿、庙宇、衙署、陵墓等重要的建筑物的门口两侧,或者在桥梁、牌坊等交通要道的两端,与建筑物相得益彰,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实用与审美价值兼具[2]

历史沿革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