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系

中国第二大河
黄河全长5687千米,[1]为中国第二大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自治区,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注入渤海。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2]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在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地区时,挟带了大量泥沙,因而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大河。[3]黄河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包括鄂尔多斯内流区4.2万平方公里),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流域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黄河平均年径流总量仅58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居全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4]黄河流域降水量小,以旱地农业为主,冬干春旱,降水集中在夏秋七八月份。[5]

主要河流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6]流经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等8个省(区)入海,每年都会携带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5]陕境秦岭以北河流皆属黄河水系。入黄二级支流除泾、洛二河与渭河齐名而记外,其余列一级支流之下。
黄河干流
黄河流经内蒙古托克托河口镇,即进入中游,由东偏南行至河口南下,穿行于陕晋峡谷之中,至府谷墙头村进入陕境,南流经神木佳县吴堡绥德清涧延川、延长、宜川韩城合阳大荔等县(市),至潼关折向东行于沙坡出境,全长715.6公里,为陕晋两省界河。此段黄河禹门口分成自然特征迥然不同的上下两段,禹门口以上583.1公里穿行于黄土高原中心地带的峡谷之中,平均比降0.95‰,河流深切基岩,两岸峰峦重叠,河流弯曲狭窄,府谷、吴堡间谷宽600米~800米,吴堡以下谷宽缩至200米~600米。沿河多滩[],大的有30多处,以府谷雾迷浪最为驰名。再南进入宜川境壶口,河床由宽400米收缩成深30米宽50米的窄槽,黄河北来,至此倾泻于西崖,悬注如壶,故名壶口,其瀑布奇观闻名中外。下游河槽俗称“十里龙槽”,两岸[chán]岩危石耸峙,两座巨石屹立河中,俗谓孟门,相传为大禹治水开始的地方。下与龙门峡谷相衔接,向南直抵禹门口。因龙门山梁山东西对峙,石壁相对如门,水如蛟龙腾涌,故称龙门,相传为大禹所凿,又名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