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sis var. utilis Tsen et Lee)属于十字花科(Brassicaceae)芸薹[tái]属(Brassica),是白菜亚种的变种。[1][3]菜心起源于中国南部,生长周期短、栽培管理相对容易,是中国华南地区栽培面积和需求量都最大的蔬菜,在广东、河南、宁夏有大规模种植。[1]菜心喜温暖,耐湿但不耐涝,适宜生长在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湿润但不易积水地区[4] 菜心是一种菜薹类蔬菜,食用器官主要是肉质花茎,称为菜薹,菜薹包括薹茎和薹叶两部分。[1]菜心株型直立或半直立,根系较浅;叶片为宽卵形或椭圆形,呈黄绿色、绿色;花薹绿色,薹叶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果实为长角果,成熟时为黄褐色;种子细小,呈褐色或黑褐色。[5] 菜心的品种繁多,育种学家已经培育出许多高产、优质的品种,其中包括早优1号、早优2号等杂交品种。根据熟性菜心可分为早、中、晚熟品种,以供应不同季节的市场。[5]
菜心富含钙、铁、粗纤维、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有预防贫血、增强免疫力、预防缺铁性贫血、降胆固醇、清热解毒、除烦解渴、利尿通便等功效。[6]此外,菜心不仅可以作为餐桌上的传统蔬菜,由菜心加工而成的食品种类也越来越多,比如罐头、酸泡菜等。 选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