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荆子

蔷薇科苹果属植物
山荆子(学名Malus baccata (L.) Borkh.)[3],别名山丁子[1]、山定子[2]等,为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Malus)植物[3][5],山荆子主要生长于温带地区,原产于从西伯利亚中亚、东亚、南亚的大部分地区,后引种于到俄罗斯、美国等国家[4],山荆子喜光、耐寒、不抗旱、耐贫瘠、不耐盐,喜砂质土壤,多生长于海拔50-1500米的河边、路旁、山坡杂木林、山谷阴处灌木丛中[5][4][2][6]
山荆子为乔木,树冠广圆形,幼枝细弱,无毛,红褐色,老枝暗褐色,冬芽卵形,鳞片边缘微具绒毛,红褐色;叶片椭圆形或卵形,边缘有细锐锯齿,嫩时稍有短柔毛或完全无毛;托叶膜质,披针形,早落。伞形花序,具花4-6朵,无总梗,集生在小枝顶端;伞形花序,具花4-6朵,无总梗,集生在小枝顶端;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萼筒外面无毛;萼片披针形;花瓣倒卵形先端圆钝,白色;果实近球形,红色或黄色,花期4-6月,果期9-10月[5]
山荆子是多用的资源植物,其叶、树皮、果实、枝干均具有较高利用价值,其树姿美观:山荆子可用于庭院栽培观花,也可作为城市绿化的绿篱和行道树[1][2];山荆子的叶片可作为家禽饲料,树皮可提取黄绿色染料,种子榨出的油可用于制作肥皂,山荆子也因其纹理通直,结构细致,材质中硬,也常用于作为家具、农具等用材,同时其也可用于生火或者作薪炭材用;山荆子也可作为苹果属果树嫁接的砧木[1];山荆子的果实可食用,也可酿造做成果酒、果汁饮料、果脯、蜜饯、果丹皮、罐头和清凉饮料等制品,其果实内含有果胶、糖等营养成分,其幼叶在中国蒙古族的传统中作为茶叶饮用[1][2][7][8]。此外,据《中华本草》记载,山荆子的果实可入药,其可主治痢疾,止吐等[9]

起源与演化

对于山荆子起源的研究,中国学者王雷宏认为山荆子起源于中国华北至东北一带,且通过对山荆子变异式样研究后推断该物种的形成位于中国太行山区域,学者兰根菲尔德(Langenfeld)对苹果的起源中心存在的第三纪残余树种化石进行分析,指出山荆子组最早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就目前的研究,山荆子起源于中国华北、东北一带,由于基因流的不对称性以及生存环境的选择压力而造成了现在分布广泛的现状[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