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霞地貌-抖音百科
以陆相为主的红层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
丹霞地貌(英文名:Danxia landform)是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2]其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3][4]。 丹霞地貌的演化过程始于红层盆地的抬升,在流水、风化、重力等外动力作用下,沟谷不断展宽,崖壁崩塌后退,山顶面积不断缩小,原来的山体逐步退缩成堡状残峰或孤立石柱[5]。丹霞地貌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幼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和消亡期四个阶段。[6]丹霞地貌按其主导动力中的成因可以分为构造丹霞地貌、水蚀丹霞地貌、风化丹霞地貌、重力丹霞地貌、风蚀丹霞地貌、海蚀丹霞地貌、熔岩丹霞地貌和人工丹霞地貌8类[7][5]。丹霞地貌以其赤壁丹崖造型奇特、自然奇景与人文景观水乳交融,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差异不同的丹霞地貌,造就了独特的自然景观[8]。如中国的广东丹霞山、浙江江郎山、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等[9][10][11]。 全球有2000多处丹霞地貌,[12]在全球除南极洲之外的各大洲均有分布,主要在中国西北部及西南部,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为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干旱区,其中中国分布最广[13][14]。在中国分布于28个省,最低海拔可以形成于东部的海岸带,最高海拔可以出现在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上。[2]2010年8月1日,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丹霞”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包含的6个申报点分别是福建泰宁、湖南莨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括龟峰)、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15]。 发现与命名
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