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濂(1907年—1993年2月13日),字荫国,汉族,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人。[1]抗日名将,国民党著名将领,原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一军军长。[2] 1924年3月,宋希濂考入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后接连参与了东征、北伐,“一·二八”淞沪抗战等战争。[3]1934年,宋希濂奉命执行了杀害瞿秋白的任务。[3][4][5]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宋希濂先后参加了“八·一三”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和武汉会战,因表现突出,因功获授华胄荣誉奖章和奖状。[6]1941年11月,宋希濂调升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司令,期间参与了滇西抗战,获得国民政府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勋章与美国政府的自由勋章。[6]抗战胜利后,宋希濂担任新疆警备总司令,协同张治中治理新疆并驱逐蒙古军队的入侵。[7][8][9]内战时期,宋希濂转任川鄂湘黔边区委员会主任委员,防守湘、鄂两省西部,拱卫国民党的西南后方。[10][11]1949年鄂西南战役结束,国民党军队大败,“西南联合防线”被彻底斩断。[12][13]12月中旬,宋希濂打 算逃亡滇缅边境,在沙坪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虏,作为战犯接受改造。[7]1959年12月,宋希濂等十名国民党高级军政人员得到特赦,并担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全国政协第四届委员。1980年,宋希濂前往美国探亲并定居。1993年2月13日,宋希濂因病在纽约逝世,享年86岁。[14][15] 宋希濂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抗日名将,民国学者傅润华对他极尽褒奖之词,认为他天性淳厚,豁达大度,平易近人,忠贞以事长上,率直以交朋友,和爱以待部下。[2]宋希濂曾经的部下、伍蔚文则认为他满脑子的封建道德和“忠君”思想。[16]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