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峪惨案

1941年发生于河北的战争
潘家峪惨案,于1941年1月25日发生在潘家峪,是驻唐日军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的一次血腥大屠杀。同时,是抗战时期华北地区遭到日军“三光作战”制造的典型惨案之一。[1][3][4]
潘家峪位于河北省丰润县,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冀东抗日根据地之一,也是日军“扫荡”的重点地区。[5][6]1941年1月25日,驻唐山、丰润滦县等十几个据点的3000多名日军和1000多名伪军包围潘家峪,逼迫全村1500多人集中在村边西大坑。后又将村民驱赶至村中潘家大院,封锁大院,用步枪、机枪射杀赤手空拳的村民,并放起大火。[5]惨无人道的日本侵略者共屠杀无辜群众1301人,烧毁房屋1398间,所有财物被抢掠一空。[2]潘家峪作为重要的敌后战场,这里的人民都是英雄,敢于反抗,敢于斗争,擅长打游击战。因此,日本侵略者对潘家峪的村民恨之入骨,实施了此次惨案的计划。[7][8]对此,后续我方进行了复仇,于1942年7月18日,全歼150名日军,俘虏100多名伪军。并将潘家峪惨案的直接策划者——佐佐木二郎击毙。[2]
此次惨案对后人影响甚深,日本爱好和平的人士也不断来到潘家峪来吊唁忏悔。[9]2019年7月6日,潘家峪惨案幸存者潘瑞常为来访的潘家峪小学学生们进行了一场革命历史教育[10]2023年7月10日,潘家峪惨案纪念馆“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交流展”在迁安博物馆进行展出,进行了现场宣传教育。[11]自1952年起,地方政府和潘家峪村民先后重修了遇难同胞的四座坟墓,树立了四块墓碑,一座纪念碑,一座纪念塔,修建了一座祠堂和一座纪念馆,以表哀思。[9][12]1997年,政府投资在惨案遗址旁建设了新的纪念馆,让后人缅怀历史。[13][14][15]

背景

潘家峪作为河北省丰润县(现今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腰带山中的一个山村,[6]全村220多户人家,1700 多口人。[16]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八路军挺进敌后,奔赴华北战场,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人民战争,潘家峪成为抗日堡垒村,成为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中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