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铜牛

1755年铸造的文物
颐和园铜牛,又叫做金牛,坐落在廓如亭(昆明湖南岸)北面的堤岸上,铸造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由青铜铸造,乾隆皇帝希望它能“永镇悠水”,长久地降服洪水,给园林及附近百姓带来祥福。[3][1][2][4]
铜牛高1.14米,长1.75米,宽0.84米,背部有乾隆撰写的八十字[háo]体文《金牛铭》。铜牛卧伏于石座之上,牛头微向右,双耳竖起,双眼望着昆明湖水,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成为颐和园中一个著名的风景点。[5]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逃往西安,联军开始随处抢劫,颐和园的铜牛险遭破坏。[6]

基本情况

铜牛,铸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卧伏于昆明湖边雕花石座上,高1.14米,长1.75米,宽0.84米,由青铜铸造,铸造精良、形象逼真。牛背有乾隆撰写的八十字籇体文——《金牛铭》。[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