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鱼(学名:Pseudogyrinocheilus prochilus),[7]别名油鱼、泉水唇鱼等,是野鲮亚科泉水鱼属的一种鱼类。泉水鱼的分类归属历经多次变化,直到20世纪末期,研究人员通过系统发育系统学、细胞遗传学等方法,证实泉水鱼是一个独立的属,即泉水鱼属(Pseudogyrinocheilus),且是一个较为原始的类群。[3][2] 泉水鱼体长可达300mm,最大个体4kg左右。[8]体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平直。头背面稍凸。吻圆钝,向前突出;吻皮下垂,向腹面扩展,伸至上颌之前,成为口前室的前壁,后缘游离呈“∧”形斜向口角,吻皮和下唇外翻。唇后沟短,仅限于口角处。鼻孔距眼较距吻端为近。[9]
泉水鱼分布于宜昌以上长江上游干流,和长江在四川境内的支流及乌江中,是中国特有物种[10]。泉水鱼栖息于流速较大的中下层水体,生活于山溪和具流水的岩洞及泉源处,对水质要求较高。泉水鱼常以口在江底岩石上刮食附着的植物及其他有机物质,也吃水生昆虫幼虫,很少进入底层为污泥的静水水体中。[11][12][13] 泉水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泉水鱼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无危(LC)物种,[4]但是渔民的过渡捕捞加上水电站的建设使得泉水鱼的种群数量逐渐减少。[10][3][12] 命名与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