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广元市下辖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川陕甘结合部[4],北靠甘肃省,东临陕西省,西界平武县,南临江油市,素有“金三角”之称。[18]。 介于东经104°36′—105°38′,北纬32°12′—32°56′之间。[5]截至2023年11月,青川县幅员面积3216平方千米,辖12镇8乡(2个回族乡)[2]。2022年末,青川县户籍总人口为219566人[9],由9个民族构成[5]。截至2024年末,青川县常住人口14.3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8.57%。[19]县政府位于乔庄镇浙金大道中段347号。[7] 青川县地质构造复杂,地形略呈新月状,以中山地形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20]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寒秋凉,夏短冬长。[5]青川县自西汉置郡,历代设置州、县、郡、所、司、汛17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21]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马盘县为清川县,取“清水(今青竹江)清澈”之意得名。[22]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开始设立青川守御千户所。在清朝顺治年间,千户所被裁撤,降为青川分县。1942年,青川县被重新设立。1949年12月,青川县人民政府成立。[21]2019年12月24日,青川县裁撤黄坪乡等18个乡镇,重组、设立成为乔庄镇等11个乡镇。[23] 青川县古时是秦陇入蜀之咽喉,连接古丝绸之路。[24]已形成现代特色农业6+3体系、3+1生态工业体系、4+6现代服务业、生态康养旅游等经济产业集群。[25]2024年,青川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72016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023万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98015万元,增长15.8%;第三产业增加值373130万元,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0.7:27.5:5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4%。[19] 青川有着光辉灿烂的熊猫文化、贡茶文化、木牍[dú]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在此交融。青川战国木牍、吕不韦铜戈,一文一武两件国家一级文物,见证了青川的文脉与乡愁。川北薅草锣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境内有著名白水关、摩天岭关、北雄关、明月关等关隘。四条古蜀道有两条金牛道、阴平道都在青川境内[4]。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唐家河、战国木牍文化生态园、青溪古城等。[26]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