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和海淀区之间,全长9公里,总占地面积约1.13平方千米,是一座有着700多年历史的皇城遗址公园,被俗称为“土城”的十余米高城墙遗迹,因为它完全用土坯筑成。[3][4][5]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至元九年(1272年)命名,二十一年(1284年)全部建成,已有700多年历史。明洪武元年攻克元大都后,北城墙向南收缩约五里。[6]公园保存了一些土城痕迹,但高度不一。1957年,元大都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更名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公园通过种植浅根植物保护遗址完整性,并在2003年迎接北京奥运会前进行整体提升,展现城市历史文脉和绿色生态特色。公园荣获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AAAA级旅游景区,但在2019年因园内景观与设施损坏,自愿申请取消AAAA级资质。2020年入选首届北京网红打卡地名单。[3][7][2][8] 公园的布局分为九大景区(元城新象、大都鼎盛、龙泽鱼跃、双都巡幸、四海宾朋、海棠花溪、安定生辉、水街华灯),其中“蓟[jì]门烟树”“大都建典”“古垣新韵”“大都盛典”和“龙泽鱼跃”五个景点展示了元大都至今北京城市700多年的发展历程。海棠花园是公园的一大亮点,在每年4月中旬,海棠花盛开,吸引大量游客欣赏。[1][4]
历史沿革
1267年开始兴建的元大都皇城,在1276年完成,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这座皇城完全采用土坯筑成,因此被俗称为“土城”。元代的土城之所以能够保存至今,是因为在明代建都时,为了便于防御,放弃了元大都皇城的北部,并将都城缩减了25千米南移,在今天的德州重新筑城。被遗弃的北城逐渐荒废坍[tān]塌,而在这个区域内依然残存着一些土城的痕迹,但高度参差不齐。土城沟穿过公园中央,宽约15米,是元代土城外的城池防御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