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

牛科牛属的一种动物
1
4
黄牛(学名Bos taurus),属于牛科牛属动物,[1]别名普通牛、家牛。[2]关于黄牛的生物学分类存在争议,通常用黄牛泛指起源上包括普通牛和瘤牛两种,除牦牛水牛以外的所有家牛,[4]而在生物学上,通常认为黄牛是牛属下学名为“Bos taurus”的一个物种。本词条采用后者的观点,以Bos taurus作为撰写主体来进行呈现。[1]黄牛于公元前8000年-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驯化为家畜,中国黄牛的直系祖先是形成于中亚亚洲原牛[5]在中国,因黄牛体毛多呈黄色而故称其“黄牛”,[6]与大多数家畜一样,黄牛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3]中国各个地区几乎都有黄牛的分布,[7]黄牛可以适应从温带热带的温度条件,但不能适应过分潮湿和高海拔的环境,[7]主要在牧场上生活和成长。黄牛是植食反刍的群居动物。[3]
黄牛体型大,体重在147千克-1363千克之间,高约124厘米-132厘米;[3]体被短毛,体色多样;[3]雌雄均有角,[3]眼睛大,便于夜间活动,眼睛位于两侧,便于勘察捕食者;[8]牙上具有牙垫,适于以环状研磨方式粉碎粗糙植被[3]四肢较长,[6]各有4趾,与中央2趾相比,后2趾很小,不着地,[9]足蹄较小而多较圆钝,[6]蹄质坚实;[10]尾较细长,端毛多呈帚状。[6]黄牛是植食反刍动物,以牛群为单位生活,[3]有角斗行为。[8]
世界范围内,黄牛属于分布最广的畜类之一,是现代养牛生产的主要对象,而且在人类的长期精心选育下,分化成乳用、肉用、役用和兼用等专门化品种,[11]是主要的肉用和奶用牛种。[6]中国属于世界上黄牛品种最多的国家之一。[11]黄牛具有经济价值,[2]可用作耕地和负重,其肉、奶、皮、毛、粪便等也均有经济价值;[3]黄牛还具有医药价值,家养黄牛的胆结石——牛黄属于传统名贵中药材。[12]中国的古代传说中、艺术作品中都有黄牛的身影。[13][14]

驯化历史

黄牛的野生祖先是野原牛(Bos primigenius),[15]野原牛的头骨狭长,两角间的额脊平直或微凸,额骨与枕骨形成一锐角,角很发达,在新石器时代遍布于欧亚大陆,在中国黑龙江黄河、长江流域,中亚、西亚、欧洲东部和西部均有其遗骨出土。原牛在驯化前是否已分化为若干类型存在争议,一般认为欧亚大陆各地的家牛分别起源于原牛在驯化前已形成的几个变种,其中,欧洲家牛起源于欧洲原牛;亚洲家牛起源于短角型的亚洲原牛,此外,还有一种瘤牛Bos indicus)型的原牛也参与了亚洲黄牛的形成,印度瘤牛和现今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群岛的野生爪哇牛都是这种原牛的直系后斋,中国黄牛(特别是南方黄牛)也有其血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