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钟麟

西北军著名将领
鹿钟麟(1884年3月12日-1966年1月11日),字瑞伯,河北定州北鹿庄人。西北军著名将领,曾任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是西北军阀将领冯玉祥的主要助手,曾将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宫,曾任国民政府河北省主席,兵役部部长。[2][4][5]
鹿钟麟出生于1884年3月12日河北省定县北鹿庄,4岁时过继给伯父鹿全珍,1906年投新军第六镇当学兵。[6]1908年,他经伯父介绍,到辽宁新民府北洋第一混成协当兵,[7]后参加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后,第二十镇青年军官发动了滦州起义,起义失败后,王金铭施从云遇难,冯玉祥被捕。鹿钟麟在长官车震保护下得以幸免,并于1912年2月调任第20师第39旅第2团副营长。1915年,在加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河南省警务处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旅长。1924年,随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率部先行入城,不费一枪一弹就控制了北京全城。同年11月5日,带领边警等20余人,将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宫。之后任北京警卫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1924年12月,受冯玉祥命令,迎接孙中山北上,负责全部的警卫工作。1925年,受命处理京师一带的防务,同年处理孙中山的丧事。1926年,跟随冯玉祥参与北伐战争。1929年,与阎锡山联合反蒋,发动中原大战,失败后隐居天津。1936年,鹿钟麟随冯玉祥复出,被选为国民党第四届中央委员。在西安事变后,为被军事法庭审判的张学良申辩。1938年6月,鹿钟麟任河北省政府主席,9月到达冀南抗日根据地,促进国共合作抗日。1939年初,听从蒋介石的《限制异党活动办法》,与共产党产生摩擦。同年6月,与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会谈。1940年1月,由于没有补给,鹿钟麟率部退到洛阳,并辞去一切职务。1944年9月间,鹿钟麟受蒋介石之邀,出任兵役部部长。1945年,鹿钟麟以抗战胜利为由,辞去兵役部部长一职。次年5月,任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后返天津居住。1949年1月,天津解放,在天津义生里街道办事处工作。1954年被毛泽东接见了,1959年听从周恩来总理号召,积极投入撰写工作,留下十数万字的珍贵史料。1966年1月11日,鹿钟麟因病逝世,终年82岁,安葬于天津北仓革命公墓。[2][4][5]
鹿钟麟晚年投入文史资料的工作。他先后写成了《滦[luán]州起义前前后后》《冯玉祥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始末》《孙中山北上与冯玉祥》《一九二六年访苏前后的回亿》《有关兵役部的回忆》《张学良在南京受审的回忆》等许多回忆文章,提供了有关历史事件的第一手材料。[2][5]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