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

利用半透膜将小分子和大分子分离的医疗技术
透析(dialysis)是一种治疗手段,[1]透析疗法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和其他一些严重疾病的重要方法,分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结肠透析。[3][4]
在肾功能受到损伤,身体不能进行自主代谢,血液不能完成过滤,就会出现少尿或者无尿症状,并且还会引发其他并发症,加快患者的病变,最终导致死亡。而透析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就是通过仪器帮助人体清除血液中的有毒成分和代谢的产物。[1]
凡不与蛋白质结合,在体内分布较均匀,分子质量较小的药物或毒物均可采取透析治疗。适时的透析治疗,可有效地纠正急性肾损伤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有利于预防某些危险并发症的发生,原发病的治疗和肾功能的恢复。透析时机一般根据原发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经济条件等综合决定。[3]
腹膜透析无需特殊设备、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对残肾功能影响较小、无需抗凝等优势,对某些慢性肾衰竭病人可优先考虑腹膜透析,如婴幼儿、儿童,心血管状态不稳定,明显出血或出血倾向,血管条件不佳或反复动静脉造瘘失败,残余肾功能较好,血液透析就诊不便等。对于某些中毒性疾病、充血性心衰等,如无血液透析条件,也可考虑腹膜透析。但存在腹膜广泛粘连、腹壁病变影响置管、严重腹膜缺损者,不宜选择腹膜透析[5]
血液透析并发症有失衡综合征、心脑血管并发症、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发热。腹膜透析并发症有腹膜炎、腹膜纤维化代谢并发症、导管相关并发症。[2]2018年美国肾脏病数据系统报告显示,从2011年开始透析的第1日起,腹膜透析患者的校正5年生存率为52%,血液透析患者为42%。[6]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注意观察血压变化。准确记录血压、体重、尿量及摄入量。加强自我管理,生活要有规律,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紧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