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县,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南部边陲,地处东经106°23′~107°03′,北纬25°04′~25°45′之间,总面积3013平方公里。紧邻“中国天眼”,北连惠水、长顺县,西邻紫云、望谟县,东北与平塘接壤,南以红水河为界与广西天峨、乐业两县隔河相望,辖8镇1乡1街道,186个村(社区)[2][16]。2024年末,罗甸县常住人口25.84万人,户籍总人口364532人。[8] 罗甸地处贵州高原南缘,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式下降,朝南地形,全境以山地为主,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属喀斯特地形地貌[10]。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光照充足、热量富足[5][2][16]。罗甸历史文化悠久。始有建置史载于唐贞观三年(629年)置庄州,下辖乐安县(今罗甸境内), 民国元年(1912年)罗斛[hú]厅属贵阳府,民国19年(1930年),罗斛县改称罗甸县。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罗甸解放之后成立罗甸县人民政府;1954年,罗甸县人民政府改称罗甸县布依族自治区人民政府;1956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罗甸县属黔南州,同时撤销自治县名,改为罗甸县至今[2][10]。 罗甸县主要发展特色山地农业和新型工业,并大力推动大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17][18]。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为90.3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4.24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1.86亿元,比上年下降10.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4.27亿元,比上年增长4.1%。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26.8:24.2:49。[11][19]。 罗甸县拥有国家2A级旅游景区2家,分别是贵州黔南罗甸麻怀景区和贵州黔南罗甸上隆寓农山谷旅游景区[20]。其文物遗迹多为明清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遗存,目前有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为拉来寨崖棺[21]。同时,罗甸县还是非遗大县,截至2023年,拥有县级县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35项目,其中国家级2项,分别是阳戏和布依族服饰[22]。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