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

国民革命军一级陆军上将
1
4
刘湘(1890年7月1日—1938年1月20日),又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四川成都大邑县人。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历任川军总司令、国民党第21军军长、四川“剿匪”总司令,国民革命军一级陆军上将,四川省主席,重庆大学首任校长。[1][2][3]
刘湘出生于四川大邑安仁的小富之家,与四川军阀刘文辉是叔侄关系。[4]1909年,刘湘从见习官一职,踏上其戎旅生涯。护国运动中,刘湘因护袁有功,被授予陆军少将、三等嘉禾章。1918年,四川军阀唐继尧刘存厚熊克武互相攻伐,四川靖国战争爆发。[5]刘湘本来支持刘存厚,刘存厚战败后,刘湘转而投靠熊克武,被任命为川军第一师师长;川军整编后,刘湘改任第二师师长。此后,刘湘建立以速成学堂同学为主的速成系集团,培训军队骨干,养精蓄锐。[5]1921年7月,刘湘在重庆就任川军总司令兼四川省长,执掌四川军政大权。[5][6]1926年,刘湘统治重庆,并于年底易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1军,出任军长。[6][7][8][9]
从1926年至1933年间,四川军阀彼此混战,刘湘先后击败四川军阀杨森刘文辉,取得四川全境的统治权。1929年,重庆大学成立,其为第一任校长。[10]1933年10月,刘湘就任四川“剿匪”总司令,奉蒋介石之命围堵川北红四方面军[11][12][13][14][15]1934年12月,刘湘就任四川政府主席,从军事、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对四川进行了改革和建设。[16]随着与蒋介石的矛盾日益激发,刘湘曾联络各方反蒋势力,走向联共,主张抗日。[1][17][18][19]七七事变”爆发后,刘湘亲率川军出川抗日,并担任第7战区司令长官,兼任第23集团军总司令一职。带病出征的刘湘在前线重疾突发,之后病情持续恶化。1938年1月20日,刘湘因病逝于汉口万国医院,时年48岁。刘湘逝世后,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一级上将,并明令进行国葬;刘湘的遗体送回成都后,葬于武侯祠侧。[20][21][22]
从1921年担任川军总司令兼省长起,刘湘历任四川善后督办、川康边务督办、川康绥靖主任及四川省主席等职务,作为川省统治阶级代表性人物,他对四川历史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单就了解四川的昨天来讲,刘湘也是值得研究的历史人物。[23]当代学者聂茂肯定了刘湘在历史上的影响,认为他是一个比较精明、颇有抱负的人。[24]学者温贤美则肯定了刘湘抱病率师出征的精神和行动,认为对推动全国掀起抗战热潮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25]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