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

世界全体人口总和的复合学科概念
人类,又名智人(Homo sapiens),体质特征方面,人类是灵长类动物中能直立行走的一个类群,现存人类是人属中最后一支物种,也是智人仅存的一个亚种;文化特征方面,人类是本质为社会联系的社会性存在物,人类以物质作为承载其文化行为、认知状况的载体来进行生产、生活、精神创造,且在处理人与他者关系中,逐步演进社会约束机制,在社会组织与政治方式共同作用下产生制度文化现象,并以精神层面的观念文化调节其心理、自我价值,并通过精神活动反映其生命过程。[4][5][6][7]
在距今约600万年前,“人”和现生猿分化,此后人类继续迁徙扩散。[8]距今200万年前,人类始祖南方古猿已能两足直立行走,但其体质特征仍保留许多人猿过渡的性状[4]南猿属成员先后绝灭,唯有一种南方古猿进化成为“人”,人属又分三个种,即能人、直立人和智人。由于其进化程度和出现时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人类学从总体上将人属出现后“人”的体质进化历程分作三个阶段,即能人、直立人和智人阶段。[9][10]25万年前,智人出现,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分布在亚、欧、非三大洲。[11][12]晚期智人也被称为现代人,主流观点认为,在20万到10万年前从非洲演化而来,并在6万年前开始走出非洲扩散到世界各地。[13][14][15]现代人类具有一系列体貌特征,下巴凸出,脸小而平,脑容量一般在1350cc左右,颅下骨架纤弱,四肢较长,躯干较短,能够直立行走。[13][16]21世纪,全球人口现状有增长趋势,但人口整体增长速度正在放缓。[17]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社会性是人类的本质属性。因为生产方式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使人类社会经历了多种形态。[18]
人类的生产方式在不断进步。人类学会控制利用火是生产方式中最早、最重要的突破,用火是人类独有的行为能力,这使人类获得了更多的生存资源,促进了人口、行为、社会关系和生存方式发生相应的积极变化。同时也是人类技术和社会演进过程中最早、最重要的发明。[19][20]农业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诞生使得人类从单纯依赖自然界供养转向主动创造和索取,也让社会达到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21]工业生产的出现则让人类开始从自然界搜寻一切可以成为工业原料的东西。[22] 工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机器替代了人力的不足,同时也提高了人类同自然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力。[23][24]从工业生产到信息生产,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改变,传统经济逐步向“知识经济”过渡,以知识产权和管理能力为主的人力资本、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形成的新经济模式,在21世纪世界经济中起决定作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技进步。计算机应用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并且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人类将通过信息工具实现和谐的人机交互关系。[25][26]
人类的社会关系由个人走向群体是通过一定继嗣规则的血缘代际嫡传链条方式。在人类社会组织系统的形成过程中,首先是由婚姻组成家庭,然后家庭逐渐扩展和分化按一定的血缘关系和继嗣规则,将一个个嫡亲家庭连结在一起,形成家族;各个不同的家族,以远近不同的血缘纽带连结成宗族和氏族。[27]而后在道德、法律的产生与发展下,原本的血缘关系组织走向非血缘关系组织,逐渐产生各种社会政治组织(制度)。它们可以系统地归纳为四种类型:游群、部落、酋邦和国家。这四种类型同时也是社会政治形态进化链条上前后相衔、早晚相继的进化发展阶段。[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