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一种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1
4
感冒,全称为普通感冒(英文:common cold),由病毒感染引起,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1]。感冒实际上并不是指单一的某种病毒感染,而是很多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的一部分。感冒是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高。在感冒高峰季节,成人平均发生6~8例/(千人·d),每人每年发生感冒2~4次。儿童感冒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2]
感冒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鼻咽炎和不同程度的咽炎症状。大多患者先有鼻和喉部灼热感,鼻黏膜变红、水肿,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涕、全身不适和肌肉酸痛。症状在48小时达高峰,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具有传染性[2]
普通感冒大多为散发性,在全世界范围内分布极普遍,热带地区少见。一般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冬、春季发病有增加倾向。呼吸道病毒主要通过咳嗽和喷嚏为媒介,经呼吸道飞沫气溶胶传播,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更易发生感染。此外,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而发生感染。[2]
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更易发病[1]。主要预防方式是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可能可减少鼻病毒感冒的传播[2]
感冒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同时戒烟、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防治继发性细菌感染[1]。治疗普通感冒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2]。一般5~7天痊愈,伴发并发症者可致病程迁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