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心肌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性病变
心肌炎(myocarditi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病变。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前者由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真菌及寄生虫等引起,后者由过敏、变态反应、理化因素或药物引起。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最为常见。[1]
心肌炎发病率为每10万人有8~10人。未经尸检的病例中,每100人中有1~5人。[2]心肌炎的发病年龄段主要为年轻及中年。[5]猝死的年轻成人心肌炎发病率高达8.6%左右。[2]
心肌炎症状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或者心力衰竭,也可表现为血流动力学的崩溃。[2]可通过实验室检查、病毒学检查、心电图、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磁共振、心内膜活检对其进行诊断。[6]诊断时需与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等进行鉴别。[7]
其治疗的方法有:支持治疗、免疫制剂治疗、干扰素治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免疫吸附治疗、血动力学支持。可通过接种疫苗以抵抗常见的病原的方法对其进行预防。[2]预后取决于病因、临床表现和开始治疗时疾病所处阶段。[7]
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英国威尔士与肠道病毒感染相关的新生儿严重心肌炎有所增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