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柑-抖音百科
芦柑是常绿小乔木[14],树体高大、树势强健。叶片长椭圆形,中等大,深绿色。花为单花,蜡白色,较小。果扁圆形,顶部平而宽,中央凹,有浅放射沟,橙黄至橙红色,皮粗糙,瓢囊10-12瓣,果肉嫩,汁多,爽脆,化渣,味甜;种子少或无,子叶淡绿色,多胚[5][15]。其花期在4-5月,果期在11-12月[5][16]。芦柑主要有硬芦和有芦两个品系[12],并在长期的栽培发展下逐渐形成了多个地方名优产品,如广西灵山县芦柑、福建长泰县芦柑、福建永春芦柑、广西平乐源头芦柑、福建平和芦柑等[12]。 芦柑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主要用于鲜食,可以制作罐头、果汁、果糕等;果实取汁还可制得果酒[17][10][18];其籽的油脂质量分数较高,可作为人类食用油的可靠替代来源[19];其花还可用于制作柑花茶,或是作为自然香料进行烹饪[rèn]等[20]。芦柑的果皮或者籽可以作为一种原材料,可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19][21],果皮残渣还可以加工成饲料,为柑橘产业增收,减少固废污染[22]。此外,芦柑还可供药用,有理气健胃,燥湿化痰的功效,消食化滞的功效[23]。 芦柑作为世界上优良的宽皮柑橘类品种,果大色鲜、易剥皮、品质佳,并且还具有较高的亩产,在国际柑桔市场享有盛誉,在中国内外市场也具有较大竞争力[1][14]。截止到2023年,中国芦柑产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南亚热带中段至中亚热带南缘,以福建漳州、永春,浙江衢[qú]县、台湾省四地栽培规模最大而集中[12]。其中永春县因气候适宜、自然资源丰富,具备芦柑种植的优势条件,因此被评为“中国芦柑之乡”,到2022年永春县芦柑种植面积为34.93km2,年产量为19.70万吨,实现全产业链产值67.17亿元,2020-2021年产季芦柑出口7.65万吨,创汇1.07亿美元[24]。 品种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