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县

贵州省毕节市下辖县
1
4
赫章县,曾称黑章[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毕节市下辖县[5],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总面积3245平方公里。[5][4]截止至2021年底,赫章县常住人口64.33万人。[2]
赫章县位于乌江北源六冲河上游[4],地势西北、西南和南部高,中西部较高,东北部较低[11];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12],属暖温带气候区,为南温带——中温带之间所特有的高原山区气候类型,四季不分明,水热同季[3]新石器时代,赫章县境内便有人类生息繁衍[1]战国时是夜郎国辖地[13]秦始皇时县境为汉阳县所辖[13],清康熙四年墨特川改称“黑章”[1],1949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赫章县城[1],2011年12月隶属毕节市[13]。截止至2021年,赫章县下辖10个镇、3个乡、12个民族乡[2]县人民政府驻地是双河街道小康一路1005号[14]
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2.61亿元,位居全市第九,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6.43:10.09:53.48。[7][15]赫章县农业主产核桃、中药材、樱桃[16],畜牧养殖以生态畜牧业等为主[17],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赫章红花山茶油、赫章半夏、赫章核桃[18];工业以电力、煤炭、采矿、建材、食品加工等为主[16],建成了贵州最大的风电基地[19],已建成光伏发电项目7个[20]。赫章县有中国核桃之乡[21]、樱桃之乡[22]等的美誉。赫章县是毕节大进大出的交通枢纽[12]毕威高速326国道纵贯县境东西,镇水高速、212省道连接南北[23]
赫章县1988年出版了《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赫章彝族卷》[24],走出了女诗人安履贞[24]、时代楷模文朝荣[25]等历史文化名人;境内有可乐遗址[26]、贵州茶马古道遗址[27]等4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红军哲庄坝战役遗址等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有撮泰吉[29]、彝族火把节[30]、彝族铃铛[31]等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赫章县是全国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县、贵州省森林城市[12],境内有阿西里西·韭菜坪旅游景区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9]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