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岛

非洲最大岛屿、世界第四大岛
马达加斯加岛(英语:Madagascar Island,法语:L'île Madagascar)[1][2],是非洲最大岛屿、世界第四大岛,位于非洲大陆以东、印度洋西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形状狭长,南北向长1572千米,最宽处达574千米,海岸线长10899.03千米,面积为589015.06平方千米。该岛面积占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国土面积的99.6%。[4][3]
马达加斯加岛由1.35亿年前非洲-南美陆块分离形成[9],岛上丘陵、火山、盆地错综分布,北部多为火山和喀斯特地貌,最高峰为马鲁穆库特鲁山,海拔2876米。[5]该岛位于热带区域,气候上受印度洋东南信风赤道暖流的影响[10]南回归线横穿马达加斯加岛南部[11],主要气候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高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半干旱气候。[5]马达加斯加岛石墨储量占非洲首位,其他矿产有水晶蓝宝石和海蓝宝等。[5]该岛也是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动植物在孤立的环境中进化,岛上大约有20多万种动植物[4],超过90%的野生动植物是当地特有的[12],截至2017年,马达加斯加岛共有122个自然保护地,占地537987公顷[13][14],主要代表物种有猴面包树狐猴[15]变色龙等。[16]
马达加斯加岛是人类定居时间最晚的主要陆地之一。[17][18]在公元1000年前后,来自东南亚和大洋洲南岛人以及来自非洲大陆的班图黑人相继抵达这里。[19]阿拉伯人于7到9世纪间首次来到岛上。[20]16世纪到17世纪,阿拉伯人、法国人先后在岛上建立多个贸易站。[21]中部高地建立的伊默里纳王国于19世纪初统一全岛,建立马达加斯加王国。[19][22][23]1883年,法国入侵马达加斯加,于1896年吞并马达加斯加。[24]1958年10月14日,马尔加什共和国宣告成立。1960年6月26日,马尔加什共和国完全独立。[25]1975年12月21日,改国名为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26]1992年8月19日,改国名为马达加斯加共和国。[27][28]
马达加斯加岛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其中香草生产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市场总量的2/3[7],工业中矿业占据主导地位,盛产水晶等宝石。旅游业发展迅速,是其重要支柱产业[29],岛上阿钦安阿纳雨林、安德雷法纳干燥森林是世界自然遗产,安布希曼加王宫为世界文化遗产[30][31][32]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