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宫

贵州省贵阳市万寿宫
万寿宫,又名江西会馆,位于贵阳市青岩镇西街3号。据《贵阳府志》记载,该建筑由江西客商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建立,后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进行了重修。2006年6月6日,万寿宫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

基本介绍

万寿宫系穿斗式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整座宫院由正殿、配殿、西厢、戏楼和生活区构成一组建筑群,坐东向西,占地2000平方米,结构严谨,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正殿前的大院为正方形青石板铺成,约300平方米。戏楼背面为青砖砌成的牌楼,构成万寿宫正门。该戏楼是一栋形式典雅,工艺精湛,木雕石雕等部件雕刻细腻,人物花草图案逼真的清代南方建筑。戏楼面阔三间,进深9米,中间为戏台,台宽8米,两侧是戏廊和演员休息室;主体构架为四棵金柱支撑,柱径60厘米。柱础由花纹各异的八角型白绵石雕成,周长1.95米,高0.5米。台口横枋、檐口横枋、左右戏廊横枋、望柱,都有木质浮雕透雕花草人物图数十副。戏楼檐口下有别具一格的木质透雕“双狮争雄”撑拱一对,双狮前爪撑住金柱,后爪紧抓吊墩(即垂花柱),二目圆睁,精美无比,活灵活现,在贵阳地区极为少见,是古建筑中的精品。

建筑背景

会馆作为明朝开始兴起的商业移民社会产物,是历史时期政治环境与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结果。随着明清中国商业贸易的兴盛,以十大商帮为代表的商人团体广泛活跃在全国各地。在众多商帮中,以江西商人组成的江右商帮就是颇具代表的重要一支。随着江西人大批流入人口较少的贵州地区,江西会馆在江西移民迁徙的背景下在中南部地区广泛出现。[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