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策上将是唐高祖李渊为嘉奖次子李世民而开设的官爵。[1][2][3] 天策,星名,即傅说星,传说为武丁的大臣傅说死后托神[4]。天策上将是天策府官制的一种,职位在三公之上,仅次于名义上的文官之首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天策府则是武官官府之首,在十四卫府之上;天策上将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为天策府中官员,即所谓的“许自置官属”。[1]
唐朝只有李世民获封天策上将,五代十国有马殷、马 希范、马希广、马希萼、李景遂获封为天策上将,宋代赵元佐、赵元俨(追谥)获封天策上将之后,再无人获封此称号。[1] 名称由来
“天策”是星名,别名“傅说星”[4]。傅说,约生于公元前1335年,是殷商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5][6]自春秋以来,经历汉朝、魏晋南北朝一直到唐朝,各种历史记载都称傅说为“圣人”。按照古代人的理解,圣人约有这样三种含义:一是无所不能的人。二是道德智慧极高的人。三是有某方面专长、造诣至于极顶的人。傅说的道德和智慧超乎常人,思想理论精辟深刻,行政实践能力使君王武丁为之倾倒,使天下百姓受其惠泽,因而“殷国大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