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县
1
4
宣恩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总面积2737.17平方千米,辖5个镇、4个乡。[2][5]截至2024年末,宣恩县户籍人口35.02万人,人口出生率4.56‰。[7]
县区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东接鹤峰县,西邻咸丰县,西南与来凤县毗连,东南与湖北省龙山县桑植县接壤,北与恩施接界。[9]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10]历史变迁,春秋巴子国,元代隶属于“四川行省四川南道宣慰司”,明值清初属于“湖广布政使司施州卫”,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名“宣恩”,沿用至今。[11]截止目前,宣恩县下辖5个镇、4个乡。[5]
2024年,宣恩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1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9%。[7]宣恩县对接全州“4+N”产业集群,实施工业“铸链、补链、延链、强链”工程,培育硒[xī]食品精深加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五大产业集群,发展清洁能源等特色工业。[12]
宣恩县历史悠久,清朝时期即设县治。雍正十三年(1735年),根据湖广总督迈柱的疏呈,宣恩县获得乾隆皇帝的恩准,定名寓意“宣示浩荡皇恩”,沿用至今。[13]区县内有14个民族,汉族人口占34.4%,13个少数民族占65.6%,其中,土家族占41.2%、苗族占11.5%、侗族占12.9%,民族聚集形成此处特有的习俗、文化。[14]宣恩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宣恩薅草锣鼓和宣恩三棒鼓,彭家寨和庆阳凉亭古街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4]宣恩县资源富集,享有“中国贡品之乡”“中国白柚之乡”等美誉;森林覆盖率72.77%,是天然的大氧吧和避暑胜地,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15]2009年宣恩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湖北省唯一一个以县命名的文化艺术之乡。[16]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