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通是清代小说《说唐后传》及《说唐三传》中的人物,他是隋朝靖边侯罗艺之孙,唐朝越国公罗成之子,因其父早逝,罗通承袭父亲爵位,于唐王李世民被困北番时夺下扫北元帅头衔,前往北番救驾。罗通容貌英俊,性格具有多重性,一方面忠君爱国,重情重义,另一方面又呈现出了头脑轻率,冷酷无情的特质,他武艺高超,善使梅花枪,从小练习家传的罗家枪法。[1][2] 在《说唐后传》中,唐朝皇帝李世民御驾亲征北番,被番兵围困在木阳城,罗通在教场比武中夺得魁首,取得扫北元帅之位前往北方救驾。罗通在一路上收复了磨盘山土匪,击败铁雷银牙、铁雷金牙等北番将领,成功破了白良关、金鳞川等关卡,并结识了北番屠炉公主。屠炉公主对罗通心生爱慕,愿意同他结亲,归顺大唐,但罗通念及屠炉公主的杀弟之仇,只是假意答应了同屠炉公主的婚约。最终,罗通来到了木阳城救出了皇帝,又杀死了奸臣苏定方为父报仇,但他在与屠炉公主的婚事上不受信义,被皇帝赐婚后在新婚夜对屠炉公主进行言语羞辱逼死了公主,也因此被皇帝削去官职,命令其不得成婚。在程咬金的求情下,罗通得以娶得面目丑陋的史氏为妻。在《说唐三传》中,罗通与史氏生下一子罗章,并临危受命成为薛丁山的先锋,最后在和老将王不超的交战中于界牌关身亡。[1][3] 罗通既展现出了承袭父辈衣钵的少年英雄形象,也呈现出了负面人物形象,是一个矛盾的道德牺牲者,[2][4]由于他的故事广为流传,罗通扫北、盘肠大战等具有代表性的情节被改编为戏剧作品,成为中国经典剧目,如《罗通扫北》就为经典粤剧传统剧目,由盘肠大战改编而来的《界牌关》则为京剧武生传统戏,也有昆曲传统单折武戏。[5][6][7]
人物设定
身份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