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璘

明代抗倭名将
1
4
[lín](1532年-1607年),字朝爵,号龙崖,原籍翁源,后奉旨落籍东安县(今云浮市云安区),明代名将、抗倭英雄。[1]
陈璘平生有三大功劳:平定两广匪患、统领水师抗倭援朝、平定播州叛乱。[2]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陈璘,献策军门,总督大为赏识,当即授予陈璘“把总”的军衔,并命令陈遴领兵前往平乱。三个月后张琏被扫平,陈璘立功颇多。[1]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陈璘出征朝鲜,于露梁海战中痛击日军,立下援朝第一功。[3]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参与播州之役,先击破杨栋梁军,后歼灭四牌、七牌贼军,攻破青龙囤,致使杨应龙自焚。晚年又平定苗民,为边境治安立下功勋。后来落籍于云浮云安  。[3]
万历三十五年(1607),75岁的陈璘病逝,朝廷赐予“祭葬”(国葬的一种),葬于广东云浮云安县六都镇莲花山。[1]因战功显赫,朝廷在去世后追封陈璘为太子太保,赐匾“开拓第一功”,并允后人立祠纪念。[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