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姑

泽泻科慈姑属植物野慈姑的亚种
慈姑(学名Sagittaria trifolia subsp. leucopetala (Miq.) Q. F. Wang),为泽泻科Alismataceae慈姑属Sagittaria)植物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的亚种。又名华夏慈姑[1]、剪刀草、燕尾草、水慈姑等[2],是中国的特产蔬菜之一。[6]该物种起源于中国,[4]在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广泛栽培,在日本朝鲜也有引种栽培。[1]其生于沼泽、水塘中,常栽培于水田。[5]
慈姑为多年生直立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高大,粗壮;匍匐茎末端膨大呈球茎,球茎卵圆形或球形。叶片宽大,肥厚,顶裂片先端钝圆,卵形至宽卵形。圆锥花序高大,分枝(1-)2(-3)枚,着生于下部;雄花多轮,生于上部,组成大型圆锥花序,果期常斜卧水中;果期花托扁球形。种子褐色,具小凸起。花期8-10月。[1][5]
慈姑是一种常见蔬菜。其株形美观,叶形奇特,在园林中可作为水生绿化植物栽培观赏。[7]中国医药典籍记载,慈姑的球茎、叶和花可作为中药材入药。其球茎可治疗产后血闷、胎衣不下等病症;其叶可治疗咽喉肿痛、黄疸等病症;其花可治疗[dīng]肿、痔漏、湿热黄疸等病症。[5]

名称辨析

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本草学家陶弘景进一步指出了慈姑的形态,而且认为这种植物不应该有乌(芋)这样的名称。乌茨(即荸荠 Eleocharis dulcis)有“乌”名才名副其实。因此《广志》和《名医别录》的记述可能存在慈姑和荸荠名称混淆的现象。另外,陶弘景的记述表明慈姑可能已被栽培,因为它的块茎已经比较大,所以才说“似芋而小”;但野生的慈姑块茎非常小,很不起眼,根本无法用芋相比。后来,宋初《日华子诸家本草》的作者认为慈姑性冷而有毒,还有“尾草”和“乌芋”这两种别名。但稍后的苏颂的《图经本草》和寇宗爽的《本草衍义》都明确指出乌芋就是荸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