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

直接或间接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
电离辐射(英文名:Ionizing radiation 或ionising radiation),又称游离辐射,是指波长短、频率高、能量高的射线[1]电离辐射包括核辐射,由亚原子粒子
粒子、
粒子、中子等)[a]电磁波组成(X射线、
射线等),这些粒子或电磁波具有足够的能量,可直接使粒子电离,也可以通过间接电离使电子与原子或分子分离,形成反冲核,来电离原子或分子。[3][4]
电离辐射作为一种高能量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核工业、原料勘探、农业的照射培育新品种、蔬菜水果保鲜和粮食储存,以及医学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领域。[1]但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采取适当措施过度暴露在电离辐射下,则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导致活体组织的细胞损伤和器官损伤。在高急性剂量下,更会导致辐射烧伤和辐射病,而长期低剂量则会导致癌症,出现急性辐射综合征等病状。[2]前苏联克什特姆切尔诺贝利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核事故都造成了严重的电离辐射灾难,导致数名人员受到核辐射出现了急性放射病症状,三个月内死亡。[5][6]低剂量的电离辐射不能立即被人类感官察觉到,需要使用盖革计数器电离室等来检测和测量。[2]

定义

电离辐射,又称游离辐射,是指能够导致被照射物质中的原子电离,形成自由电子和离子的一类辐射。[4]主要包括各种波长短、频率高、能量高的射线[1]例如带电粒子射线
射线等,非带电粒子中子以及高能电磁波X射线、
射线等。[4]目前所知最低致元素电离的能量为3.89eV(Cs元素),但一般将10eV作为电离辐射的能量低限。不能够引起电离的粒子和电磁波称为非电离辐射(例如能量小于10eV的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4]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