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浩-抖音百科
史浩(1106年10月4日—1194年4月27日),字直翁。他出生于明州鄞[yín]县(今浙江宁波),是南宋时期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2][3] 在宋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年),史浩以优异的成绩考中进士,调任余姚县尉一职,[4]后晋升为太学正,再提升为国子博士。[2]由于他向宋高宗提出了设立太子的建议,因此受到了朝廷的赏识。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史浩升任宗正少卿。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继位,史浩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以中书舍人又升任翰林学士、知制诰[gào]。[1][4]隆兴元年(1163年),史浩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在任期间为岳飞等人平反,后因反对北伐被贬为绍兴知府,后任浙东安抚使、福州知州。淳熙二年(1175年),史浩授任少保、观文殿大学士、醴泉观使兼侍读。淳熙五年(1178年),史浩再次担任右丞相。淳熙十年(1183年),他辞去了太保职务,被封为魏国公。[1][5]史浩著有《尚书讲义》《鄮峰真隐漫录》50卷,有清印本。《鄮[mào]峰真隐大曲》2卷、《词曲》2卷,有《疆村丛书》本。在史浩的《鄮峰真隐漫录》中,记录下了他创作的七套大曲的歌辞。[6] 绍熙五年(1194年)史浩病逝,享年八十八岁,封为会稽郡王。宁宗即位后,赐谥号文惠,亲笔书写“纯诚厚德元老之碑”作为赏赐。嘉定十四年(1221年),追封越王,改谥号为忠定,配享孝宗庙庭,被列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7]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