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陵区-抖音百科
海陵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泰州市下辖区。位于泰州市中部,江苏省腹部。[3]全区行政区划面积307.12平方公里,[2]截止2022年末,海陵区常住人口为57.9万人。[6] 海陵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与里下河平原交界处,地势平坦、南高北低,南部多属平地,北部河网密布,区内可利用的水源主要为长江水。[3]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热量充裕,降水丰沛。[11]夏、商时期,海陵隶属于扬州。西汉初年名为海陵。南唐烈祖昇元元年(937),设置泰州,海陵县为泰州州治所在。南宋、元代,泰州进入战争状态,遭金兵攻城掳掠。明清时期,兴工修复州城,在海陵县治旧基营建州治。1949年1月,泰县县城解放,划城区设泰州市,1996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县级泰州市,设立地级泰州市,以原县级泰州市的行政区域改建为区,将“海陵”定为新建区区名。[1]截至2022年末,海陵区辖7个街道,4个镇,共11个镇级政区;11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67个城市社区,49个涉农社区)、36个村民委员会,[4]区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泰州市海陵区人民东路26号。[9] 海陵区构建了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1+2+3”产业体系。[2]2022年,海陵区地区生产总值73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0:43.0:55.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6379元。[7]海陵区东、北与姜堰区相连,南与高港区接壤,西与扬州市江都区毗邻,是沿海与长江“T”型产业带的结合部,江苏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路交通网的重要节点,京沪高速、启扬高速、泰镇高速、328国道、宁启铁路穿境而过,卤汀河、南官河、老通扬运河等6条航道在此交汇。[3] 海陵区是“好人之城”、中国吉祥文化之乡。区内有凤城河风景区、稻河景区、秋雪湖生态景区3个4A级景区,麒麟湾景区、香草湾景区2个3A级景区,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51项,其中包含1个国家级、3个省级、6个市级。其中古光孝律寺,拥有全国唯一以“最吉祥”命名的大雄宝殿;安定书院,是江苏省最古老的书院之一。区内还拥有苏北党校旧址、全国唯一“反四风”党性教育馆、杨延修纪念馆、孙龙珍烈士纪念馆等革命圣地。[2][12]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