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蜂

在竹类茎秆中栖息筑巢的蜜蜂
竹蜂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蜜蜂科,又叫竹筒蜂,乌蜂。竹蜂全体钝圆肥大,长约2.5cm,黑色,密生柔软的黑绒毛。复眼1对。触角稍弯曲。胸背密生黄毛,翅紫蓝色,闪现金色光辉。足3对,黑色而短,密被黑色长的鬃毛,前足和中足较小,后足粗大。跗节末端有2个黑色的爪,每个爪在中部分出1个小爪。腹部各节背板两侧和腹部末端有浓密黑色的长毛。雄虫与雌虫相似,但足较长。胸部前方有一带状浓密的淡黄色绒毛。[1][2]
竹蜂多生于竹林中,喜在竹竿钻穴结巢,也有在屋檐下桁木中结巢。冬季归巢,群居竹筒内过冬,此时较易捕捉。捕捉时,先把竹筒口封好,然后燃火加热,待蜂热死在筒中即可破竹取出。其他季节可用网兜捕捉。竹蜂有毒刺,能蜇人,捕捉时要注意防备。捕捉到的活竹蜂,先用沸水烫死,再用文火焙干,便可包装好放干燥处保存待售。[2]
竹蜂可作药用,有祛风、定惊、清热泻火的功效,可治牙痛、喉痛、口疮和小儿惊风等,分布于中国南方各地。[2][3]

形态特征

虫较大,长25~29mm,体黑色,密生柔软的黑绒毛,复眼1对。它们的触角稍弯曲,胸部背面密生黄毛,翅紫蓝色,基部色泽较深,翅端较淡,全翅闪现金色光辉,足3对,黑色而且短。雄虫在单眼两侧各有一块淡黄色的半月形斑块;雌虫胸部前方有浓密的黑色长毛。竹蜂的幼虫,即竹蛆寄生在竹筒内,是一种为害竹林的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