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日据时期-抖音百科
台湾日据时期,是指清朝签订《马关条约》[1]之后的1895年至1945年之间,台湾被日本占据的时期,[2]又称为日据时代。[3] 1894中日甲午海战清政府战败,议和是当时清政府唯一选择。[4]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1]。1895年6月17日始政仪式之后正式开始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2]台湾日据时期充满日本帝国主义殖民政策导向及活动形态,而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把台湾同化。据台初期日本采取“以台治台”政策,采用“六三法”[3]设置台湾总督府专制,以警察控制民众,大肆屠杀武装反抗队伍,以高压专制制度来迫使台湾提供资源、物产及劳力,在据台中后期采取同化制度,采用“内地延长主义”,发动“皇民化运动”据台政策逐渐从高压,专制到文教文治,使得同化工作较为成功[3]。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日本天皇发表终战诏书,二战结束[5],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接受驻台日军投降,确定结束长达50年的日据时期[6]。 在日据时期,台湾在经济、文化、政策等方面的现代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7],但长达50年的殖民让台湾民众对大陆民众也有了一定的隔阂感[8]。 历史背景
1894年7月,中日甲午海战开战,清政府战败[9]迫于压力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1]据《马关条约》第二条记载,第二、割让台湾全岛及其附属诸岛屿;第三、割让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威治东经一百一十九度至一百二十度,及北纬二十三度至二十四度间的各岛屿。另外,第五条亦有如下之文字:日清两国政府于本约批准交换后,立即各自派遣一名以上之委员赴台湾省,实施该省之让渡事务,但需于本约批准交换后二个月内,完成上述之让渡。[1]1895年6月17日日本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在台北主持完成始政仪式,它标志着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正式开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