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柳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上古凶神
相柳,又称相繇,最早出自《山海经》,是上古时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凶神,是共工的大臣,母神女娲最初的创造。[1]相柳人面蛇身,通身青绿,长着九个大脑袋。据《山海经》记载,相繇(相柳)九首蛇身而自环。[2]
相传相柳会在九座山上觅食,他所经过的地方,都会被挖掘变成池泽和溪流。[3]相柳为了吃人而不被人发现,豢养了一班凶人,替他在百姓中选择身宽体胖之人,供他吞食。同时对于那些瘦瘠的百姓施以恩惠,博得瘦瘠之人的称誉,以掩饰他择肥而食的残酷。[4]传说大禹为了治水诛杀了相柳,他死后,身上流出的血腥臭,被沾染过的地方都不能种植五谷,于是大禹在这里筑起了众帝之台。[3][4]
相柳在《山海经》中被描述评价为一个以吃人捣乱为乐的恶神,象征着危害无穷的洪涝灾害,是大禹治水中的一部分,通过大禹战胜相柳,表达了劳苦大众自立自强,战胜自然的崇高精神,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5][6]有多位学者认为虺龙、应龙、相柳三者是同一人物,而共工句龙、相柳这一系列人物是被旧籍污蔑改造的人民英雄。[7]相柳的形象在后世被添加到许多作品里,如《长相思》《吴都赋》等。[8]

形象设定

相柳是神话传说中典型的恶神形象,人面蛇身,通身青绿,长着九个大脑袋。据《山海经》记载,相繇(相柳)九首蛇身而自环,靠食人魂魄为生。[2]且巨大得能同时在九座山头吃东西,它不断呕吐毒液形成水味苦涩的恶臭沼泽,发出的臭味甚至能杀死路过的飞禽走兽,且相柳所经过的地方,都会变成池泽和溪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