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元用

元代官员
曹元用(1268-1330年),字子贞,号超然居士。原籍阿城(今嘉祥县纸坊镇李村),后迁徙汶上大张村(今嘉祥县梁宝寺镇桑科集)。曹元用于元英宗时致仕为官,历经元英宗、仁宗、太定帝、文宗四朝皇帝,累封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尚书省右司都事员外郎礼部尚书等职,天历三年(1330年)曹元用死于任上,时任中奉大夫、翰林侍讲学士兼经筵官。[2][1][3]
曹元用是元代儒臣中的一员,在其任职期间,以儒治国、整顿朝会、严格科举,其提出的施行德政、实干不浮夸、厉行节约等政治主张得到朝廷的肯定并予以推行。著有《超然集》四十卷,在政界和学界都有很高的威望。在其生前,时人把他与翰林学士礼部侍郎元明善陕西行台中丞张养浩同称为朝中“三俊”。去世后,元英宗有感于曹元用对朝廷的尽忠尽力,哀悼不已,除赐予安葬费以外,还赠曹元用为政奉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东平郡公,谥文献。[2][1][3]

人物生平

嗜好读书

曹元用自幼酷好读书,过目成诵,每每读书通宵达旦,其父担心他这样下去会对身体不好,劝阻他要按时睡觉,为了避免父亲看见自己熬夜读书,曹元用就用衣服把窗户遮挡起来,自己在屋内默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