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彻

香港导演,编剧
张彻(原名张易扬,1924年1月17日-2002年6月22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原籍浙江青田,中国香港男导演、编剧、演员、制片人、作词人。[3]
1947年编写了第一个剧本《假面女郎》。[3]1949年,到中国台湾取景拍《阿里山风云》,该片是日本结束殖民统治后的首部台湾影片,也是张彻身兼编导的处女作。在台期间,张彻与蒋经国一见如故。[4][5][6][7]1957年,他转向中国香港发展,执导的低成本影片《野火》票房失利,使其事业一度陷入低谷,开始从事文学创作。[7][5]1960年加入电[mào]公司,先后编写了《无语问苍天》《贼美人》《游戏人间》等剧本,还负责《桃李争春》《珍珠泪》2部电影的音乐。[8]
20世纪60年代初,张彻在《新生晚报》开设专栏“何观影话”点评电影,受到邵逸夫的青睐随后加入邵氏,初任编剧部主任,直到1963年才再次做回导演。[7][5][9]1964年,其编剧的电影《血溅牡丹红》在第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提名“最佳剧情片”。[10]1967年,其执导的《独臂刀》成为邵氏影业首部票房破百万的影片,张彻也因此被称作"百万导演"。1970年和1972年,张彻先后凭借电影《报仇》和《马永贞》获亚洲影展最佳导演奖,其中《马永贞》更是在香港影坛首开“上海滩题材”之先河。同年,执导的电影《水浒传》获得第1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优等剧情片。[1][3][11][12]
1973年组长弓公司,以台湾为拍摄基地,执导了《洪拳小子》《方世玉与洪熙官》等作品,一改刀剑武侠片的夸张虚假,力求真实可信。开创香港电影新的局面,也为日后武侠电影的发展奠定基础。[7][13]1983年,张彻创办长河公司,赴中国大陆拍摄了《大上海1937》《过江龙》《西行平妖》等作品。[1]其执导的最后一部电影是1993年上映的《神通》。[14]
1989年,他的香港弟子共同参演由吴宇森午马执导的《义胆群英》,以纪念他从影40周年。[1]2002年,获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15]同年,6月22日因肺炎于香港病逝,享年79岁。[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