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牢之

东晋时期名将
1
2
刘牢之(?-402年),字道坚,彭城郡(今江苏徐州)人,东晋时期名将。他是雁门太守刘羲之的孙子,征虏将军刘建的儿子。[1][2]
刘牢之早年应召进入北府兵,任卫将军谢玄参军。在盱眙一带夺取前秦部将句难的辎重及运输船只,战后以功升任鹰扬将军广陵相。在淝水之战中他统率精兵五千,直趋洛涧淮水支流,今安徽淮南东),大败秦军前锋,歼一万五千人。以此战功升任龙骧将军、彭城内史,赐爵武冈县男。在司马元显桓玄的矛盾中,刘牢之先是被司马元显收买,参与讨伐桓玄,后临阵倒戈,导致司马元显兵败被杀。桓玄掌权时,刘牢之失去兵权,出任会稽太守。在部下离散、误信儿子被害的情况下,于元兴元年(402年)自缢而死。[1][2]

人物生平

将门世家

曾祖父刘羲,以善射著称,曾任北地、雁门太守。父亲刘建,有武将才干,官至征虏将军,以勇猛雄壮著称。刘牢之面色紫赤,胡须与双目生得奇异,让看到的人感到惊奇,而且性格深沉刚毅,为人足智多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