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林各族自治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下辖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总面积3518平方千米。截至2025年6月,隆林各族自治县总人口43.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1.2%。[3] 隆林各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海拔最高处约1950米,最低处380米,地势落差大,以中山为主,无平原,地势南部高于北部,自西向东倾斜;[10]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夏无酷热,冬无严寒。[4]隆林各族自治县春秋时史未记载建置行政单位,战国到唐朝多次更迭,分属不同县管辖。宋宝佑元年(1253年),隆林隶属安隆峒,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西隆州改为西隆县,1950年3月18日西隆县人民政府宣布成立,1951年8月,西林县撤销建制,并入西隆县,西隆县改称隆林县,1953年元月1日,隆林各族联合自治区人民政府(县级)成立,开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3][11]1955年改称隆林各族自治县,1961年名称不变,属百色地市,2002年到2023年,百色撤地建市后属百色市管辖。[11][12]截至2025年6月,隆林各族自治县辖16个乡(镇),179个行政村(社区),[3]县政府驻新州镇民权街200号。[1] 2025年前三季度,隆林各族自治县生产总值89.0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4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92元。[13]自治县在发展白色桑蚕业的同时,推出辣椒骨、西贡蕉、茶叶、板栗等五色经济。[14]隆林各族自治县有G78高速公路、324国道贯穿境内,是桂西次中心城市,在中国—东盟“一轴两翼”经济发展战略中,起到连接云南、贵州的桥梁作用。[3] 隆林各族自治县已经开发么窝、大树脚、张家寨、龙洞大寨等民族风情旅游景点,雪莲洞入选“百色十八景区”,举办苗族“跳坡节”、彝族“火把节”、仡佬族“吃新节”、壮族“三月三”歌会、汉族“花灯戏”等特色民族节庆文化活动。苗族的跳坡节、彝族的祭送布谷鸟、仡佬族的拜树节、壮族的歌会等十一项已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