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福字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民俗活动
1
3
贴福字是起源于宋代的一项年俗活动,指家家户户将“福”字写在红纸上,即介于年画和春联之间的“福”字斗方,春节前将其贴在大门前、墙壁上、门窗上、水缸、米柜、仓房等地方。[2][3][4]“福”字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距今约有三千年的历史,[3]在甲骨文中是“两手捧酒浇于祭台之上”的会意字,是古人祭祀活动的写照。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延伸出“庇荫佑护”和“幸福”两方面的引申义。[4]人们通过贴“福”字,以祈求来年能够健康长寿、事业有成、平安顺利、家庭和睦、生活富裕、人丁兴旺等。[4]
过春节贴“福”字的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桃符和宜春贴。从汉代在自家门前立桃人,到南朝梁在桃木板上写上祈福[ráng]灾的文字,或画上神荼郁垒的神像,再到宋人将桃符上画的门神改用纸印刷,贴于门上,[4]发展至今,贴福字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符号。[5]
自古以来,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要在家中各处贴上正福、倒福和小个儿福字。[2]与贴春联、贴年画、剪纸、放烟花爆竹、吃年夜饭等习俗一样,贴福字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而且象征着中国农历新年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6]是过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项仪式。[7]贴福字这个行为也为当代人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践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提供了平台,是当代人继承、传播传统文化,建立和凝聚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和载体。[8]

基本内容

贴“福”字就是将“福”字写在红纸上,春节前贴在大门前、墙壁上、门窗上、水缸、米柜、仓房等地方。[2]以祈求来年能够健康长寿、事业有成、平安顺利、家庭和睦、生活富裕、人丁兴旺等。[4]贴福字还有一些讲究。比如,真正贴“福”字的时间应该在除夕下午、太阳尚未落下之前,且顺序应该是由大门开始从外到里,“福”字先大后小,意味一年的福气都要从外面流进来。此外,买“福”字,不能说“买”,而要说“请”,俗称“请五福”,即为“请福入门”“请福到家”之意。[5]但无论如何贴,其间镌刻的是一种对民俗的传承、对年味的眷恋与对美好生活的期盼。[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