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青素-抖音百科
花青素,也称为花色素,是自然界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是花色苷水解而得。[2]水果、蔬菜、花卉中的主要呈色物质大部分与之有关。[3]属于类黄酮化合物。[4]它由糖苷配基与一个或多个糖分子结合而成[5]。纯净的花青素呈白色外观,具有苦涩的味道。花青素的颜色受pH值影响甚大,在中性环境下呈紫色,在酸性环境下变为红色,在碱性环境下呈蓝色。花青素分子中存在高度分子共轭体系,含有酸性与碱性基团,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稀碱与稀酸等极性溶剂中,在紫外与可见光区域均具较强吸收,紫外区最大吸收波长在280nm附近,可见光区域最大吸收波长在500~550nm范围内。此外,阳光直接照射也会对花青素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6] 花 青素广泛存在于开花植物(被子植物)中,其在植物中的含量随品种、季节、气候、成熟度等不同有很大差别。据初步统计:在27个科,73个属植物中均含花青素,如紫甘薯、葡萄、血橙、红球甘蓝、蓝莓、茄子、樱桃、红莓、草莓、桑葚、山楂、牵牛花等植物的组织中均有一定含量。在植物中,天竺葵色素、矢车菊色素、芍药色素、飞燕草色素、锦葵色素和牵牛花色素是最常见的。[7] 由于其多种性质,花青素在食品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对人体的抗氧化、视力和抗炎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8] 历史
1947年,法国科学家马斯魁勒首次发现了花青素,并在随后的研究中陆续在葡萄、蓝莓、茶叶等植物中找到了这一成分。最早最丰富的花青素是从红葡萄渣中提取的葡萄皮红色素,该色素于1879年在意大利上市,可通过葡萄酒酒厂的废料葡萄渣提取。接骨木浆果中含大量矢车菊素型花青素,每百克鲜重含量达200~1000毫克。花青素与糖通过糖苷键结合形成一类化合物,被称为花色苷[gān]。已知存在着20多种花青素,其中包括天竺葵色素、矢车菊色素、飞燕草色素、芍药色素、牵牛花色素和锦葵色素等常见可食用花青素,其主要形式是以糖苷为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