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鸿逵-抖音百科
马鸿逵(1892年—1970年1月14日),字少云,小名三元,回族,生于甘肃河州(今临夏)。西北军阀“四马”之一,人称“宁夏王”。[2][3][4][5] 马鸿逵出生官宦家庭,父亲马福祥北洋军阀时曾任绥远都统、宁夏护军使,后又任国民党青岛市长、安徽省政府主席。[2][4]马鸿逵七岁入读私塾后经常逃学,1909年送入甘肃陆军学堂学习,学习期间策划反清起义。[2]1912年任营骑兵营营副,1914年至1917年任袁世凯的侍从武官。[3][2]1923年,曹锟[kūn]当上大总统后,马鸿逵升任第五混成旅旅长,管理五原一带。[1][2]1925年冯玉祥在张家口督办,将马鸿逵的第五混成旅扩编为陆军第七师,马鸿逵任师长,后委任他为国民军新编第七师师长。1929年,马鸿逵投靠蒋介石。[6]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阎锡山联合反蒋。马鸿逵攻占山东泰安市。蒋介石将马鸿逵部扩编为讨逆军第15路军并封他为徐州警备总司令,参加对冯玉祥的战争。[7]中原战争结束后,1933年,马鸿逵任宁夏主席,直至宁夏解放。[1][3]抗日战争(即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马鸿逵出任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7集团军总司令。[8]1945年12月,他任西北军政副长官、西北行辕副主任。[9]1949年,马鸿逵逃到台湾,后又举家迁往美国定居,1970年1月病逝于洛杉矶。[1][2][10] 马鸿逵统治宁夏长达十七年,人称“宁夏王”。[1]学者黄鑫认为马鸿逵主政后,与国民政府保持一致,通过改组省政府,独揽统治区内的军权,政权,财权,还根 据自身统治的需要颁布了许多单行法规。马鸿逵利用民众对伊斯兰教的精神信仰,提倡四维八德,对地方实行专制统治。马鸿逵对内树立个人权威,对外排斥权力渗透,维持自己军事化的个人独裁和家族统治。[11] 人物生平
家世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