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蚝-抖音百科
牡蛎科 ( 学名 :Ostreidae),别名,蚝、 海蛎子 、蛎黄等,牡蛎科牡蛎属动物的总称 [10] [3] 。牡蛎科的分布很广,除两极外,从 赤道 到 亚寒带 海域到处都有它们的栖息场所,主要分布在 温带 及 亚热带 地区 [8] 。截至2023年,根据生物物种名录(COL)的分类标准,牡蛎科下有4个 亚科 、23个属、147个物种、1个 亚种 [11] ,其中中国地区牡蛎科下有10个属,共计20个物种 [3] 。牡蛎科动物其肉可食用,肉味鲜美,有“海中牛奶”之称;是贝类中的主要养殖对象 [1] [12] 。 牡蛎科 贝壳呈长形或卵圆形,不规则, 壳质 坚实,两壳不等 [5] , 外套膜 左、右各一片,其边缘分为贝壳突起、感觉突起和缘膜突起 [13] 。牡蛎科均营水生生活,多数栖息在海洋中,少数在淡水湖泊和江河中 [6] ,为 杂食性动物 [7] ,摄食方式为滤食 [14] ,以 浮游动物 、 硅藻 以及有机碎屑为食物 [7] 。牡蛎科动物的繁殖方式有 卵生 型和幼生型两种方式 [14] , 幼虫 的发育分为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两个阶段,随着幼虫的生长,两片贝壳长大并逐渐发育完善 [15] 。 牡蛎 科动物被称之为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石物种”,牡蛎是很有效的滤食性动物,能有效地净化海水,因此在牡蛎礁附近生长的海草床能健康生长 [16] ;另外,其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中国 是世界最大的 牡蛎 生产国和主要的进、出口国。2019年,中国 牡蛎 进口量、进口额和进口均价依次为4372.74吨、4221.86万美元和0.97万美元/吨, 法国 、 韩国 、 日本 、 爱尔兰 和 新西兰 是前五大进口地 [17] 。
起源演化 牡蛎科起源于早 侏罗纪 (约180百万年前)环北极地区,先后经历4次较大规模 生物多样性 中心的转移和物种更替,最终形成当前的分布状态。晚侏罗纪至早 白垩纪 [bái è jì](约180百万年前至100百万年前)时期,环 北极 区域为当时 牡蛎 物种起源、保存和扩散的重要区域。环北极区域各大陆的 连通 与隔离,以及北大西洋的扩张促进了 牡蛎 各 亚科 的形成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