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敞

西汉人物
张敞(公元前?-公元前48年),字子高,祖籍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后迁徙于茂陵(今陕西兴平),光禄大夫张福之子,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学者和官员。[1]
张敞早年以乡官的身份补任太守卒史,又通过举察廉担任甘泉仓长。元平元年(前74年),昌邑王刘贺即位,行事荒唐,张敞忠言直谏,刘贺被废后,他被汉宣帝征召为太中大夫。后因刚正得罪大将军霍光,被派去掌管省减军兴用度之事,再调任函谷关都尉。霍光去世后,霍家依旧满门显贵,张敞上书请罢霍氏三侯,汉宣帝没有采纳。元康二年(前64年),张敞被委任为山阳太守,监视前废帝刘贺的举动,据实报告给汉宣帝。后来听闻渤海胶东一带盗贼作乱,张敞自荐前去治理,被封为胶东相,顺利平定胶东贼患。此后他被调任京兆尹,治理京城贼乱,在职九年后,因事被罢官为民。不久,长安又乱,冀州也有贼兴起,张敞被复官为冀州刺史,仅一年多就平定冀州贼祸。黄龙元年十二月甲戌日(前49年1月9日),汉宣帝驾崩,汉元帝刘奭(shì)即位,准备任张敞为左冯[],张敞恰在此时因病去世。[1][2][3][4]
张敞研读《春秋》,以经术为本治理辖地。《隋书·经籍志》记载他留有作品《集》一卷,《录》一卷,今已失佚。现存十余篇文章收入在《全汉文》中。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张敞传》中评价张敞,夸他为人聪明机智,赏罚分明,很值得称道。[1][5][6]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