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

中国地理区域概念
江南是中国地理区域,在文化、地理、气候等领域的不同情况下,江南的范围、概念和定义各不相同。广义上的江南是指长江之南,一般多指长江中下游南岸区域。
江南是一个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地方,从古至今“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但始终代表着美丽富饶的水乡景象;至今也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商品生产发达、工业物链齐全,是中国综合水平最高的发达地区。
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文学意象不尽相同。江南虽最早出现先秦两汉时期,在东周时期是以吴国越国等诸侯国所在的长江中下游,即今上海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和北部等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历史沿革

1993年发现的江苏南京汤山直立人化石表明,江南地区早在60多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距今六七千年前后,大江南北进入新石器时代兴盛阶段。据初步调查,江苏及相邻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约有上千处,其中有苏州草鞋山文化、南京北阴阳营文化、常州圩墩文化等。先秦时期,江南属百越之地,后被纳入华夏版图,成为华夏汉地九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