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门红茶-抖音百科
祁门红茶,全称为“祁门工夫红茶”,简称“祁红”,[3]产自安徽省的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和江西浮梁一带,茶叶原料选用当地的中叶、中生种茶树“槠叶种”(又名祁门种)制作。[7]为祁门县特产,也是安徽省名茶和中国传统名茶,与印度的大吉岭红茶、锡兰乌沃红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6][4] 祁门产茶创制于光绪年(公元1875年),已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可追溯到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留下“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 的记载,当时的祁门就隶属歙州。说法一是公元1875年,安徽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在建德县(今东至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效“闽红”制法,开始在安徽兴制红茶。[4][8]说法二是1875年前后,祁门人士胡元龙借鉴了外省的红茶制法,在祁门加工出了红茶。[5]晚清时期丝、茶为出口大宗,祁门红茶通过东印度公司外销欧洲,受到英国王室好评。[4] 截至2023年4月2日,祁门县现有茶园总面积19万亩,绿色、有机认证茶园面积1.58万亩,茶叶年产量7300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55.2亿元。[9]祁红制作技艺分为初制和精制两大部分,其中初制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精制包括筛分、切断、风选、拣剔、复火、匀堆等工序。[10]随后以外形条索紧细匀直、色泽乌润为主要特征,根据茶叶外形和内质分为:礼茶、特茗、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11] 祁门红茶曾三度荣获国际金奖,四次蝉联国家金奖,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2]2010年,上海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13]2022年11月29日,祁门红茶制作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4]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