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区

中国安徽省宿州市市辖区
1
4
[yǒng]桥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宿州市市辖区。埇桥区位于安徽省北部,东邻陇海产业带、南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西邻中原经济区、北邻徐州经济圈。全区国土面积2907平方千米,辖24个镇、12个街道办事处。截至2023年末,埇桥区常住人口177万人。[16]政府驻地位于宿州市埇桥区胜利路636号。[14][2][17][15]
埇桥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除北部和东北部为低山丘陵外,其余均为平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受冷暖气流的影响,冬季干旱少雨、夏季多雨,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雨量中等,全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新汴河沱河浍河濉河奎河等河流穿过全境。早在新石器时代,就留下了人类刀耕火种的历史遗迹,曾生活着徐夷、淮夷等氏族部落,小山口遗址、古台寺遗址,生动揭示出这块古老的土地正是淮河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时为宋地。既是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旧址,又是淮海战役决胜中原的故地。隋代大业元年(605年),开凿大运河通济渠(亦称汴水汴河汴渠)通漕,今宿城大隅口处有埇桥关津。唐代元和四年(809年)置宿州埇桥。民国初期改宿州为宿县。隋大业元年开通济渠(汴水),为沟通南北交通,在宿境建一桥梁,名为埇桥。1998年撤县级市设区,因今宿城大隅口处有埇桥关津,故名。[2][15][18]
埇桥区第一产业形成了粮食、畜牧、林业、蔬菜4大主导产业。[19]第二产业以煤炭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为依托的电力、机械产业。主导产业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20][21]第三产业是服务业集中于传统部门,如批发零售、餐饮、交通运输等生活服务行业,而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高端服务业。[21]截至202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13.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10.7:33.6:55.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1409元。[17]交通条件优越,公路、铁路、水路兼备。京沪高铁京沪铁路京台高速、泗许高速以及在建的宿淮铁路在城区周边均设有出站口,可与全国各大城市实现铁路、高速公路互联互通。206国道和5条省道穿境而过,水运从新汴河经洪泽湖通江达海,空港徐州观音机场可与全国20多个大城市通航。[2][15]
埇桥区地方特色民间艺术众多,淮北花鼓戏、埇桥马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埇桥区共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两家为新汴河水利风景区、宿州市博物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6家,分别是宿州野生动物园、关湖音乐村、埇桥区现代农业主题公园、国口酒博园、宿马园区绿地[]坊街、埇桥区五柳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多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闵子骞祠墓、林探花府、涉故台遗址、蕲县古城遗址、九女坟石刻等最为著名。[15][22][23]埇桥区不仅有中国“四大名鸡”之一的符离集烧鸡、来自唐宫栏杆牛肉,也有风味小吃稠鲜香烫的潵汤、薄如竹纸酥脆的马蹄烧饼。埇桥区有“中国烧鸡之乡”称号。[24][11]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