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笛》是著名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于1791年创作的德语歌剧作品,[7]这部作品创作于莫扎特生命的最后一年,由莫扎特的朋友伊曼纽尔·席卡内德担任编剧,[3]是莫扎特的最后一部歌剧,被认为是“真正的综合性古典歌 剧”。[4]1791年9月30日,《魔笛》在维也纳郊外的维登剧院首次公演,莫扎特亲自指挥了首演。[4] 《魔笛》取材于诗人维兰德的童话集《金尼斯坦》中一篇名为“璐璐的魔笛”的童话,[4]作品讲述了王子塔米诺带着夜后所赠魔笛,去大祭司萨拉斯特罗处解救夜后女儿帕米娜,却发现萨拉斯特罗才是有大爱的圣人,遂决定跟随代表光明的大祭司,与帕米娜、捕鸟人帕帕盖诺一同经历考验,打败黑暗邪恶的夜后,并最终恢复人间的秩序,收获幸福与爱情的故事。[8]莫扎特通过这部作品,勾勒了一个神秘的神话世界,刻画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9]传达了他的“乌托邦“理想,即光明终将战胜黑暗,智慧终将战胜愚昧,善良终将战胜邪恶。[10]
《魔笛》是一部多元化歌剧,[4]融入了意大利歌剧、宗教音乐、正歌剧、喜歌剧等多种音乐要素,展现出杰出的艺术造诣。[9]这部作品丰富和发展了喜歌剧这一音乐体裁,[11]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咏叹调歌曲,[6]深刻影响了后世德语浪漫主义大歌剧的发展。[12]《魔笛》自诞生起,一直深受全世界观众的喜爱,有着极高的上演率,[13]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歌剧之一。[14] 创作背景
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