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

中国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简称“中华儿慈会”,是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由民政部主管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1]。中华儿慈会从医疗、成长、教育、文体等方面,对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年满18岁仍在全日制学校就读的困难学生、留守儿童、流浪儿童等处于困境或者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开展帮扶活动。中华儿慈会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造甲街110号48号楼,理事长为王林。[1][3]
中华儿慈会由魏久明、李启民、袁正光等人共同创办,上海企业家袁祥支持捐赠了2000万作为基金会的原始基金[4]。2009年9月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获国务院批准[1]。2010年1月12日,中华儿慈会正式成立[1],这是继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之后,中国成立的又一家以少年儿童为救助对象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5]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华儿慈会累计募集资金超过50亿元,救助困境少年儿童1000余万名。[1]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的愿景为:“让全国少年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使命为:“募集社会资金,开辟民间救助渠道倾心打造公信力,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帮扶更多的困境少年儿童,传播慈善理念,弘扬慈善文化”。基金会曾获“中国公益慈善组织信息披露卓越组织”称号、2018年“中国慈善榜”第一名、2019中基透明指数FTI第一名、“自律透明奖”“2021中国慈善榜十大慈善项目”称号、“2022中国慈善榜“年度榜样基金会”等称号。[1]

创立背景

2010年《中国日报》刊发报道称,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孤儿有90余万,艾滋病致孤儿童10余万,受坏人诱惑或一时冲动触犯法律的问题的青少年有增加的趋势,9年义务教育后未达到就业年龄而闲散于社会的少年有数百万,因人口大流动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而出现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中华儿慈会创始人之一的魏久明认为在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贫富差别悬殊,城乡与东西部发展失衡的社会发展阶段,关注这些青少年的问题,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为他们开辟出成长、成才之路,是社会的共同责任。为此,魏久明、李启民、袁正光等人决定共同创办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并得到上海企业家袁祥的支持,捐赠2000万原始基金。[4]